印军在高原部署装甲旅强化坦克战力 性能和规模却都相当有限

2022-01-23 01:02:01

五星号 https://www.45qun.com

近日,印度军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第14军新任军长梅农中将视察驻防东拉达克的第254独立装甲旅战备训练的照片。该装甲旅号称“雪豹”旅,是西线印军在高原部署的唯一装甲部队。

近年来,印军不断加强驻守高原部队的规模和实力,尤其是作为重要突击力量的装甲部队。那么,印军在高原地区部署了何种坦克?其高原装甲战力又是如何?

印军在高原地区部署的T-72M1坦克

1962年印军坦克折戟高原

早在1962年爆发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当时的印军就曾经使用过少量的轻型坦克,主要是法国生产的AMX-13和美国生产的M3A3“斯图尔特”。前者是法国在二战结束后装备的第一代轻型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自动装弹机的坦克。对于1962年时的印军来说,还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新式装备”。1962年10月,面对节节败退的不利局面,印军不得已使用苏制安-12战术运输机将6辆AMX-13轻型坦克空运至前线,企图阻挡我军的进攻。

不过,在战斗中,印军主要使用AMX-13轻型坦克的75毫米主炮执行火力支援任务,而没有将其投入到一线突击作战中。再加上在高原低温寒冷的环境下,AMX-13轻型坦克的自动装弹机频频失灵,只能人工装填炮弹,所以并没有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打光了储备弹药后,印军很快将“不中用”的6辆AMX-13轻型坦克撤回后方。

而对于当时印军的另一款主力装备——美制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来说,其命运就没有AMX-13轻型坦克这么幸运了。印军将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团化整为零,拆分成一个个坦克排,分别配属到各个步兵旅中,作为掩护步兵部队作战的突击力量。但是,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的总体性能即便是在二战中期也属于落后之列了。

AMX-13轻型坦克

AMX-13轻型坦克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摇摆式炮塔。该型坦克于1942年定型,到了1943年,美军便决定将所有M3系列轻型坦克淘汰,包括作为最终改进型的M3A3。不过,淘汰下来的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并没有被“回炉另造”,而是被美军“废物利用”——大量援助给其他盟国或盟友,其中就包括国民党军队。所以,我军在解放战争中就曾经缴获不少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建国后,我军制式武器实现了全面统一和正规化,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这样的落后装备很快就被淘汰了。

到了1962年,印军还指望使用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扭转败局,这就有点难为这种“老爷车”了。当时我军步兵此时已经装备了大量制式反坦克武器,特别是7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其破甲威力对付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这样“薄皮大馅”的战车绰绰有余。所以,印军投入的少量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要么被我军击毁或者缴获,要么在印军逃跑时被遗弃。战后,我军将缴获的数辆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连同其他印军丢弃的步枪、机枪、火炮、汽车等落后武器装备一起,全部归还印军。

不过,我军部队在陆续撤回驻地的途中,发现了一辆“遗漏”的因为机械故障被印军遗弃的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而此时我军已经完成了对印军装备的归还交接。于是,这辆M3A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就作为这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唯一的战利品而留下了,至今依然收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博物馆内。

印度陆军装备了1000余辆T-90S坦克,该坦克是其装甲部队的核心力量。

高原环境对于坦克作战有何影响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教训让印军意识到,坦克装甲车辆在高原寒区作战会受到很多不利影响。

首先,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低,这就使得坦克装甲车辆所装备的柴油机气缸内的燃料燃烧不充分,输出功率比平原地区降低很多。尽管目前涡轮增压器已经成为高性能柴油机的标配,可以弥补一部分功率损失,但是,涡轮增压器本身的涡轮也是要依靠柴油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来带动。如果柴油机本身在高原环境下排气量不足,则涡轮增压器所产生的增加进气量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那么,对于印军现役主力的俄制T-72M1主战坦克来说,其V46-6柴油发动机采用的还是落后的机械增压技术。机械增压器由柴油机曲轴提供动力,来带动叶片增加进气量,其本身就要消耗相当一部分的主机功率。而T-72M1主战坦克所装备的V46-6柴油发动机在2000转/分的转速下的输出功率只有780马力,其中还有将近100马力要带动机械增压器,再加上高原地区本身就氧气稀薄。所以,我们在视频中看到印军战斗全重超过42吨的T-72M1主战坦克行进缓慢,就是因为此时其单位功率已经低到了无法想象的程度。

其次,高原地区的气温低,冬季夜间温度最低甚至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如此极寒的低温,会对坦克装甲车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发动机的机械部件会被冻住。所以,在夜间低温情况下必须要对坦克装甲车辆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还要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派人启动发动机一段时间。否则,第二天白天想要发动机坦克装甲车辆只能在车辆发动机位置的下方点起火堆烤,才能解冻。

再者,坦克装甲车辆的车载火炮、机枪等武器还要针对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重新制定射表数据。否则,直接沿用在平原地区制定的射表数据,射击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偏差。

部署高原的印军T-90S坦克

印军高原坦克装备的困局

虽然高原环境对装甲部队限制很多,但是考虑到装甲部队对于高原山地作战的重要性,印军还是在2009年组建了三个装甲旅,其中在中印边境东线部署2个旅,西线则部署1个旅,即第14军梅农中将视察的“雪豹”旅。

“雪豹”旅下辖编制应该包括1个装甲团、2个骑兵团以及1个直属炮兵营。其下属的装甲团内共装备有58辆主战坦克,以T-72M1为主,辅以少量更先进的T-90S主战坦克。事实上,这个所谓的“更先进”也只是T-90S相对T-72M1而言。从全世界主战坦克发展来说,T-90S的总体性能已经属于“中等偏下”了。所以,印军一方面决定继续从俄罗斯采购经过全面改进的T-90MS主战坦克,另一方面也在讨论引进T-14“阿玛塔”主战坦克的可行性。

但是,无论是印军现役的T-72M1、T-90S,还是决定引进的T-90MS,甚至T-14“阿玛塔”,都不是最适合在高原地区作战的坦克型号。俄罗斯军工企业研发主战坦克时,主要根据俄陆军提出的要求,而其作战使用环境多为温带平原地区。其实,俄军北极部队装备的T-80BVM其实很适合印军高原作战的需求,而且其装备的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大,在高原氧气稀薄环境下依然可以保证足够的机动性。不过,俄罗斯目前已经无法再生产T-80BVM这样的燃气轮机动力主战坦克,将其视为绝对的主力,当然不可能对外出售。

所以,从目前印军高原地区装甲部队的现状来看,其真正能够发挥的作战效能是相当有限的。特别是在当前越来越强调体系作战的背景下,所谓“雪豹”旅的各型坦克装甲战车很可能只是成为对方空地一体打击下的“活靶子”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婺城信息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