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 06:43:02
在部队里面,是非常讲究上下级关系的,这关系到发言权的问题和指挥权的问题。那么部队如何确定上下级关系呢?最简单的方式,自然是通过军衔了,通过军衔识别级别高低,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职务来确定。
例如师长和团长的上下级关系,就非常清晰,一目了然。师长的级别比团长高,因为师长是正师级,而团长是正团级。在我军部队中,职务和军衔,存在着基本的对应关系,例如连长对应上尉,营长对应少校,副团长对应中校,团长对应中校,师长对应大校,军长对应少将,战区副司令员对应中将,战区司令员对应上将等等。
所以职务越高的军官,他的军衔就越高。就像不会出现“少将排长,中校军长”的情况。因为军长的级别比排长高得多,军衔自然也会比排长高得多。但是却存在另外一种很特殊的情况,就是职务和军衔不匹配,虽然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少校副团长与中校营长,就属于这种情况。
军衔是用来表明军人级别的一种标志,也是军人的荣誉象征,我军干部的军衔分为尉官、校官和将官三个等级,尉官分为少尉,中尉,上尉。校官分为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将官分为少将、中将、上将。在军衔体系中,少尉最低,上将最高。
军队的职务包括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以及这些职务的副职,还包括部队各级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以及副职,同时还有机关的各种参谋,干事,助理等职务。
我军现行的军衔就是88式军衔,而88式军衔普遍存在一职两衔,也就是一个职级存在两个不同的军衔,例如同样是副团级,军衔可能是中校,也可能是少校。同样是副师级,军衔可能是上校,也可能是大校。同样是副军级,军衔可能是大校,也可能是少将。这其中军衔较低的那个是辅助军衔,较高的那个是基准军衔。
副团长作为副团级军官,他的辅助军衔是少校,基准军衔是中校,副团长在上任之初一定是少校,但是任内一定会晋升为中校,这个时间大约需要一年左右。正因为如此,部队才存在少校副团长和中校副团长两种情况,同样还有中校团长、上校团长,以及大校副军长和少将副军长等等,都是属于这种“一职两衔”的情况。
同一个职级的军官,会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军衔,这就是为什么部队会有少校副团长和中校副团长的情况。那么中校营长是怎么回事呢?正营级军官几乎统一都是少校,但是个别资历非常深厚的正营级,可能高配为中校,也就是存在中校正营级的可能。当然了这种高配在军队比较少见。
而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合成旅下辖合成营的营长,基本都是中校,这种中校营长并不是高配,因为合成营是副团级建制,营长和教导员都是副团级军官。所以合成营的营长是副团级中校,和高配的中校正营级完全不是一回事。
当时少校副团长与中校营长相遇时,如果双方知道对方的级别,那按级别来到,也就是中校营长先敬礼,少校副团长再回礼。如果不知道对方的级别,那就按军衔来,少校副团长先敬礼,中校营长再回礼。
在88式军衔中,普遍存在一职挂三衔,一衔任两职的情况。所谓的一职挂三衔,是指一个职务有三个军衔跨度。以正营级军官来说,他原则上应该是少校,但也存在中校的可能。在一般情况下,营长的军衔应该都为少校,但是如果一个营长如果资历非常深,那么他的军衔就有可能达到中校。
同样的,对于副团级军官来说,原则上就是应该是中校,但资历较浅的副团级军官可能是少校,基于这种情况,在过去副团级中校和副团级少校是同时存在的,并且所有副团级军官,最终都会从少校晋升为中校。
很多人喜欢拿中校营长与少校副团长说事了,这显然是对军衔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以为正营级一定是中校,副团级一定是少校。殊不知正营级中校是比较特殊的高配,并不是常态和原则。而副团级少校,也只是因为按照当时的军衔准则,所有副团级在上任之初一定是少校,并且一定会在任内晋升为中校。
2018年军衔制改革以后,军队取消了军衔高配和“辅助军衔、基准军衔”的设定,过去正营级高配中校,正师级高配少将的特殊情况,现在全部取消了,部队所有正营级都是少校,正师级都是大校。也就是说部队已经不存在正营级中校了(合成营是副团级建制,营长是副团级中校而不是正营级少校),也不存在正师级少将了,只有正师级大校。
同时,军衔和职级同时晋升,例如军官晋升为副团级以后,军衔马上晋升为中校,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先挂少校肩章,过一两年再晋升为中校。这也就意味着副团级少校已经成为历史了,所有副团级军官一定是中校。